首页
导航
文章
育婴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孕育百科 > 试管知识>内容

孩子不自信、没上进心的原因

弓爱东
弓爱东
发布于2022-01-22 06:26:24

向TA提问

弓爱东答疑群

其实很多孩子,在面对一些事情时都是有能力解决的,但是由于平日里,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,使得孩子不敢去进行尝试,这就是孩子在生活当中的习得性无助表现,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、没上进心。

现象

孩子不自信、没上进心

原因

父母教育方式不当

危害

习得性无助

措施

改善教育方式

常常听到家长说:自己家的孩子,看着胆大,但是一做事就往后缩,要么不愿意尝试,要么不愿意担当!还有的父母说:孩子做事经常半途而废,稍微遇到点困难,就不做了!任凭别人怎么劝说都没有用。其实孩子的这些表现,都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现。

孩子不自信的原因

孩子到底是怎么变的不自信的、不上进的?归根究底是因为孩子形成了“习得性无助”,“习得性无助”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心理状态,表现出不求进取,自暴自弃的行为状态。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心理学实验,这个实验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·格曼用狗进行的,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就能非常清楚的看清这一点。

习得性无助实验

1967年,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了一个实验,他把小狗分为两组,一组放进一个笼子里,这个笼子特别结实,小狗们根本无法逃脱。他还在笼子里安装了电击的装置,这个电击的强度会让小狗非常痛苦,但是身体却不会真的受伤。

但是实验进展的过程里,塞里格曼发现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样。刚开始这些小狗的确是拼命挣扎,上蹿下跳,想从这个笼子里出去。但经过小狗再三的努力后,发现没用,根本跑不掉,小狗就不怎么挣扎了!一电击,小狗就卧倒在地全身发抖,然后强忍着疼痛,也不再试图挣脱。

实验第二步,塞里格曼把这些小狗放进了另一个笼子里。这个笼子的四面,其实有一面是非常矮的,小狗完全可以轻而易举的跳过去跑掉。然后他再给小狗进行电击,结果这些小狗却还是那样,一电击,就卧倒在地,全身发抖忍受电击,没有一只尝试一下逃跑。你看,这么容易逃脱的环境,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。而把那些没有进过第一个笼子的狗直接放进第二个笼子里,只要一电击,就全部逃出去了。

实验结论

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:在反复受到打击后,小狗们都患上了习得性无助。也就是:它们通过努力,发现自己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,是不能相信的。因为不管怎样结果都不会发生改变,所以就无力的承担后果就行了。

你可能会想,这是狗,不是人,人是很聪明的,不可能这样的!真的是这样吗?1975年塞利格曼用人再一次的做了这个“习得性无助”[2]的实验。只不过这次不是用电击了,而是用噪音做的这个实验。最后这些学生通过实验,也都不再相信自己的努力,得出了同一个结论:“再努力都没用,结果不会发生改变”。

案例分析

注意哦:“再努力都没用,结果不会发生改变”,这是很多家长正在用行动对孩子说的话。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不爱学习?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不爱写字?为什么那么多孩子不爱阅读?因为很多孩子正在体验“习得性无助”!我给大家举两个家长的例子

第一个案例

第一位家长,从孩子开始上学,他一门心思想把孩子教育好,所以孩子从幼儿园的学习他就开始陪着,刚开始的时候他还耐心一些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他们对孩子就越来越不耐烦了。孩子一个字擦两三遍,他们就火大了;孩子一道题讲几遍没反应过来,他们就生气的不行;孩子写作业一停笔,一发呆,他们就烦躁的感觉孩子故意在浪费时间。

但是,从孩子的角度想想,他每天学习的都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题目和内容。他从“不会写”到“会写”,从“不会做”到“会做”,其实他一直在进步。其实这些进步都是他努力的结果,爸爸妈妈却感觉理所当然。但是,他犯错了,爸爸妈妈就不耐烦。

最后孩子就发现:努力其实根本没有用!无论如何,你都会不高兴,都会发火。所以他就对什么都越来越不感兴趣,对什么都不想尝试,不愿意承担。因为尝试、努力之后,等待他的结果还会是同一个,就是“爸爸妈妈最后还是对自己不满意。”这样的情况下,孩子就因为习得性无助[1]而把自卑感深深的种进了他的心里。

第二个案例

第二位家长,从孩子上学,他也是一门心思想把孩子培养好,孩子一开始学习也是各种各样的毛病和问题,但是他的心里总是记得一句话就是“孩子变的有能力靠的是方法,不是发脾气”!他们耐心的用各种方法帮孩子改善各种能力,这种方法不好使,就动脑子换另一个方法!他们给孩子机会,让孩子锻炼,即便做错,他们也不抱怨孩子,因为他们知道这说明孩子能力还不够。

孩子做对了他就和孩子一起庆祝,结果在这种状态里,孩子越来越自信。因为孩子从爸爸妈妈的做法中深切的感受到:“所有的努力都是有用的!”他变的越来越有承担力,越来越上进。

最后,想再一次告诉每一位家长和孩子,千万不要被束缚在成功或失败的怪圈里,克服"屡战屡败"带来的坏心态,用"屡败屡战"的勇气去迎接困难,改变"习得性无助",生活会有无限种可能。

参考资料

1.倪海.《习得性无助"学生及教育对策》.南昌师范学院学报

[引用日期 2022-01-21]

2.纪伟/刘丽丽/李影.《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综述》.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:下旬

[引用日期 2022-01-21]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