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导航
文章
育婴网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孕育百科 > 育婴>内容

宫颈息肉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类型

弓爱东
弓爱东
发布于2021-05-14 19:43:12

向TA提问

弓爱东答疑群

子宫颈位于子宫的下端,上半部是宫颈内口,下半部是外口。宫颈息肉是最常见的宫颈病变,发病率为5.1%。宫颈病变占全部病变的4~10%,发病年龄30~49岁。一般在检查妇科时才发现,有的患者在同房后会出现不规则出血的现象,但大多数患者无症状。

发病机制:

宫颈息肉的发生被认为与长期受到炎症**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,也与体内甾体激素受体表达异常、性激素作用、沙眼衣原体感染、人**瘤病毒感染、周围环境物理化学变化、**PH改变、药物应用影响、性生活、分娩等因素有关。

大部分的宫颈息肉起源于宫颈管,少数起源于宫颈外口,直径为5~50毫米。宫颈息肉一般都伴有炎性细胞,呈红色,且质地柔软脆弱,容易出血。宫颈息肉多为单生,其形状大多与豆粒相似,小如米粒,大直径约1厘米。有时候还可能是长几个息肉。宫颈息肉一般为良性病变,也可能因息肉上皮异常增生而发生病变,对女性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。

病理类型:

腺瘤样型:主要是宫颈内膜腺增生。腺体和正常的一样,也就是分支腺体。肉眼看到的息肉苍白柔软。

腺囊肿型(腺潴留性囊肿型):息肉体积比较大,切面有粘液囊。

肉芽型:息肉质软呈红色,它的表层宫颈息肉是柱状上皮,主要是肉芽组织,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,碰之极易出血。

血管瘤样型:月经后**有少量滴状出血,触须易出血。切开面,息肉呈鲜红色,镜下可见丰富的血管,薄的息肉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。

鳞形化生型:息肉周围覆盖的柱状上皮取代了复层鳞状上皮,质内腺体也呈鳞状。

纤维型:息肉间质主要是纤维结缔组织,腺体少见。

临床症状:

1、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,只有在妇科检查时发现;

2、同房后**出血;

3、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白带发黄,且有异味,或白带有血丝;还有一些患者在绝经后**出血。

治疗方法:

1、摘除术

直视子宫颈息肉切除,适用于较浅的子宫颈息肉切除,各种方法如电刀切除、卵圆钳切除等。

2、宫腔镜下切除

个别息肉蒂较深,宫腔镜不仅能够准确诊断,而且疗效也比较显著。临床上,宫腔镜通常用于确定患者宫颈管息肉的数量、大小、位置、深度和长度。宫腔镜在临床上是一种微创技术,可以**去除增殖息肉,对宫颈组织损伤小,术中出血少,创伤小,术后并发症少,恢复快。

由于细胞增生程度不同,宫颈息**有恶变的危险,而且各种类型的恶性倾向也有明显差异,因此,应定期送宫颈息肉标本进行病理检查,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。


相关文章